在智能手机
几乎全民普及的当下
手机壳也成为了
人人必备的必需品
不少人可能体会过
刚买的手机壳
有一股浓烈的塑料味
而当手机发热时
刺鼻的味道更明显
而这很有可能是
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
9.9元包邮?
廉价手机壳暗藏三大隐患
手机壳为何成为
“健康隐形杀手”?
展开剩余89%据悉
手机壳行业的准入门槛极低
商家只需购置模具
便能开启批量生产模式
图源:网络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不少小作坊为了压缩成本
可谓是不择手段
比如
部分商家会回收
医疗废料、电子垃圾
简单处理后注塑成型
这样的手机壳往往携带塑化剂
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图源:网络
而塑化剂通常指
邻苯二甲酸酯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
等途径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
1、儿童发育异常,性早熟、生殖系统发育受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2、疾病风险增加,如哮喘、过敏症、重金属慢性中毒;
3、成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多环芳烃
中的某些成分
具有强致癌性
多环芳烃危害
多环芳烃易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蓄积。长期接触会在人体内经代谢转化,引发基因突变,增加患癌风险。
还有些商家
会使用廉价染色剂
这样生产出来的手机壳
重金属含量易超标
不仅对人体细胞有害
还可能破坏骨骼,引发肾衰竭
图源:网络
更有甚者
有些商家还会使用工业胶水
造成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
并伴有刺鼻气味
长期接触有慢性中毒的风险
图源:网络
此外
据一位从业者透露
正规原料每吨要上万元
而掺入废塑料后
成本能直接降低三分之二
小心!不要买
这些手机壳很可能是毒源
既然知道了
这些有害物质的危害
那哪些类型的手机壳
是它们的重灾区呢?
首先是那些廉价的
三无产品,路边摊
拼夕夕上9.9元包邮的那种
它们的原料很可能
就是回收的废塑料
图源:豆包AI
这些手机壳往往没有
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有害物质超标的风险极大
其次
那些“夜光/荧光”款
的手机壳也暗藏隐患
这类产品为了实现发光效果
很可能添加了含有
放射性物质的荧光粉
长期接触这类手机壳
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图源:网络
还有带香味的手机壳
其人工香精中可能含有
苯系物等有害物质
长时间吸入这种香味
不仅容易让人产生
头晕、恶心的不适感
还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
图源:网络
另外
那些质地过软或过硬
的TPU材质手机壳
也可能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选不对等于手抓毒源
如何正确选购手机壳?
那说了这么多
我们该如何选购
安全的手机壳呢?
1.看材质
优先选购液态硅胶或TPU手机壳,这两种材质通常无异味,捏起来软但有韧性。
如果手机壳有刺鼻异味,或手感过于黏腻、掉色,且边缘毛刺过多、按键卡顿,可能属于劣质手机壳,不建议购买。
2.认标准
优先选择标有3C认证、执行国标《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的产品。正规手机壳通常会在包装上注明材质,如食品级硅胶等。
国家标准GB 4806.7-2023要求用于食品的塑料主要应当满足迁移率的要求,即塑料制品向食物迁移的化学物质不能超标,以确保安全性。消费者可留意商品包装上的该执行标准,优先选购。
3.避雷区
外观花哨、毛茸茸还便宜的手机壳,往往暗藏健康隐患。若手机壳只有轻微塑料味,且通风半天后味道可消散,问题往往不大。
图源:网络
Yes君最后再次提醒
请避免购买气味刺鼻
价格过低的“三无”产品
使用新壳前可用清水冲洗
并通风放置一周左右
别让几块钱的小物件
成了健康“大麻烦”
今日互动话题
你会给手机搭配手机壳吗?
还是更喜欢“裸机”的手感?
一起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整合来源:Yes厦门综合国家应急广播、北京卫视、封面新闻、央广网、就医160等编辑:橙子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先看后赞,人生灿烂
人人顺配资-人人顺配资官网-正规配资炒股网站-股票配资评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