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数据背后是政策端、企业端和求职者形成的共同合力。各地利用政策“组合拳”强化特色产业、积极拓岗,提升补贴额度、助力就业创业;不少求职者也积极进取,一些年轻人还通过创业带动了就业。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这里是河北秦皇岛市区内的一条美食文化街,眼下正是旅游旺季,一到下午四五点钟,不少摊位就会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街区负责人郭凯告诉记者,五年前,这条街建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沿街摆摊商户的经营、就业等问题。如今,这条全长近1000米的美食街入驻商户已经超过了300家,带动相关就业岗位上万个。今年,这里更是迎来了不少年轻的就业、创业者。
与以往的美食街不同,这里配备完善的排水、电力、排油烟净化系统,60多名保洁人员全天在岗。干净时尚的环境、巨大的人流量,让很多创业者看到了商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张美心就在这里开了一家旅游文创用品店。
凭借“创意”吸引游客的还有“95后”的创业者杨婷婷。两年前,她和男朋友到这里开了一家美食店,新研发的“小脚章鱼烧”成为了这个夏天这条美食文化街的爆品。
年轻创业者的小巧思也反哺了当地的文游市场。文旅市场蓬勃发展成为了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新消费市场兴起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在北京的一家潮玩设计工作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随着潮玩消费势头越来越猛,行业用人需求也越来越大。
今年,北京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大力打造文化消费场景、扶持新锐创意企业,让不少年轻人找到了爱好和事业的平衡点。随着相关领域消费持续升温,今年二季度,北京市文创产业月平均薪酬中位值也达到10664元/月。
除了积极培育就业、创业沃土,多地还通过政策“组合拳”帮助就业、创业者轻装上阵。24岁的杨五一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与几名同学组建了一个视频制作工作室,在学校创业园和当地人社部门的帮扶下,杨五一慢慢将业务范围从校园拓展到了社会,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后,杨五一决定将工作室正式注册为公司。杨五一告诉记者,在校期间,学校创业园是免租金的,毕业后还能享受一半的租金减免,创业这几年光房租就省了10多万元。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面对依然存在的就业总量压力和复杂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多方联手织就了一张“稳就业”的保障网。面向重点产业,中央财政下拨了667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地方稳岗扩岗;面向企业,各地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仅今年一季度就为企业减少成本456亿元;面向求职者,“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活动不间断,发布岗位均超千万个;高校“访企拓岗”成效显著,拓展就业岗位超470万个。就业政策差异化精准施措,为不同类型企业纾困赋能,激活了不同群体的就业创业潜力,让就业市场供需匹配更高效,各领域用工更均衡,最终实现就业质量与规模双提升。
人人顺配资-人人顺配资官网-正规配资炒股网站-股票配资评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